找到相关内容1807篇,用时12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神会的顿悟禅思想

    10]:   大师大众初开法门曰:我有法,无名字,无眼耳,身无意,无言示,无头无尾,外,亦中间,不去不来,非青黄赤白黑,非有非,非因非果。大师问众人:此是何物?大众两两相看,不敢答...见解。他在《神会语录》中提出“佛性本有今”说。他认为,众生本来具有清净的自性,这与佛的自性没有根本的差别,他们共同具有的自性就是佛性。众生本有佛性,那么什么众生还不能成为佛呢?是因为被烦恼掩盖而不能...

    月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4068907.html
  • 王恩洋:心经通释

    贪夫殉财,烈士殉名,夸者死权,众庶凭生。凡有所求,每丧其身。一切无常五取蕴何故苦?苦依故苦。色受想行识,是称为五蕴。集聚成身,无常性,七苦所依,流转靡定。老子曰,吾之大患吾有身,及吾身吾有何患。是知五...苦。行者无常是变。定性也。既乐舍之皆苦,而世间之苦也决然。  既知世间实相之苦,次应了知此苦因。云何由何招此苦耶?佛言,苦之因者,业而已矣。  何谓业?有情之行为是也。此业有三:一者身业,行动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10069131.html
  • 瑜伽行派唯识学之结构——再谈无为依与有为依唯识学的区分

    瀑水流,若有一浪生缘现前,唯一浪转;若二若多浪生缘现前,有多浪转;然此瀑水自类恒流,断无尽。又如善净镜面,若有一影生缘现前,唯一影起;若二若多影生缘现前,有多影起;非此镜面转变影,亦受用灭尽可得...,能遍兴造一切趣生,譬如伎儿变现诸趣,离我我所。不觉彼故,三缘和合方便而生;外道不觉,计著作者,始虚伪恶习所熏,名为识藏,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;如海浪身常生不断,离无常过,离于我论,自性无垢毕竟清净...

    周贵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02669238.html
  • 于上海玉佛禅寺禅学讲座备课笔记

    所覆。2.舍妄归真:(1)凝住壁观——这是基本方法;(2)他;(3)凡圣等一;(4)坚住不移;(5)不随文教。以上五条基本要求。 “行入”是修禅乃至修其他法门的通途要求,可称为“助行...: 1.人、法皆空,空三昧; 2.舍离一切差别之相,无相三昧; 3.舍离一切愿求、愿望,愿三昧。 第四讲六祖慧能大师之禅法 一、中国佛教三位...

    净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23669359.html
  • 星云法师:如何实践佛法

    他人时,引以耻的心“愧”。而《北本大般涅槃经》卷十九更积极的解释“惭”就是自己不造罪,“愧”是不教他人造罪。在唯识学的五十一心所中,惭、愧与信、不放逸、轻安、舍、贪、嗔、不害、勤,合称“十大...一个有惭愧心的人,不但能时时自我反省检讨,而且处处替他人著想,他的道德人格必然是高尚磊落的,就像一个人披上璎珞,人身也之庄严起来,因此《佛遗教经》说:惭耻之服,无上庄严。   相对于惭愧者,惭无愧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2769462.html
  • 华严经义海百门

    缘起 二入法界 三达生 四观无相 五了成坏   六示隐显 七发菩提 八开涅槃 九推去来 十鉴动静   初明缘起者。如见尘时。此尘是自心现。由自心现。即与自心缘。由缘现前。心法方起。故名尘缘起法也。经云。诸法从缘起。无缘即不起。沉沦因缘。皆非外有。终无心外法。能与心缘。纵分别于尘。亦非攀缘。然此一尘圆小之相。依法上起。假立似有。竟实体。取不可得。舍不可得。以不可取舍。则知。尘体空无所有...

    法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2669598.html
  •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

    之像。建乎爪发两塔衣影二台。并皆如来在日既见成轨。且夫真身无形因感。故彰感既有差池。形应亦有殊。若乃心路隔绝则真仪应。至諴精诚则变动天地。昔者平仲忧大旱。自焚火起而雨至。杞妇哭梁殖之尸。莒城之崩。...宫寺大乘律院。苾刍实长谓余云。经坊之中祇洹图经旧本全者有焉。京兆书堂未有此经。以命剞劂氏寿梓布遐迩。请安一语于卷首(余)云。吁咈我鄙陋之言何赘乎圣策矣。长云。宝珠触于按剑良马羸乎驵阓者因而至故也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0169634.html
  • 三论游意义

    菩萨兴者。圣由日月成就四生。是故在虽隐必有月兴也。故诸佛去世便有菩萨。所以远法师云。白日虽没寝光。犹何系之朗月。所以有龙树兴也。但末世钝根。闻有作有解故。有住于有。不识有非有。闻解故。住于。不识无非。既住有住。不不识有非有无非。亦不识有无非非有非非。是故既告不二。亦失于二。既失理故失于教。如是二不二皆失。故理教皆失。但成断常虚忘故。序云。上圣之流滞大士所以栖惶。是龙树出世。破...

    硕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1969657.html
  • 心意识与唯识境:唯识宗心性本体论的必然归结

    心意识与唯识境:唯识宗心性本体论的必然归结  杨维中  中国的唯识学、由于传承印度不同的思想系统而差别彰明。至唐初玄奘从印度归来奉护法系唯识学说正宗,并以之标准重译或改译了诸多早已传人中土的...第七识之“意识”意思意即识,而第六识之“意识”系依“意根”而有“识”。换言之,第七识并“实体”作为其依处,而是于动态活动中生成的。此末那识之功能,如《唯识三十颂》第五颂所言:“次第二能变,是识名末那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2069658.html
  • 佛教文化与改革者的情怀--论佛教文化对清末维新派、革命派思想与创作的影响

    上天示警,纷纷要求慈禧太后归政于光绪帝。康有为以诗记此事:  古佛灵,僮仆无声,先生独坐,长夜五更。转大地于寸窍,噫万籁于碎琼。沧海飞波黑山横,帝坐炯炯接长庚。鼻孔喷火灭日星,羲娥辔走之停。...深入到认识论的层次,可以发现,如同龚自珍、魏源等,维新派和革命派受佛家哲学的影响濡染同样是极为明显的。龚自珍论性,强调“以心依止”,认为“念外佛,佛者念是。佛外念,念者佛是。无量强名,从此安立。...

    宋益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53469752.html